10月15日,第七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举行。北师大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教授,教育部教材局(国家教材委员会办公室)原一级巡视员申继亮在主题发言中指出,质量提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人工智能应对是今后基础教育面临的三大问题和挑战。这些问题需凝聚集体智慧破解,非单一学校或教师所能解决。
申继亮。
提升基础教育质量。我国基础教育已从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发展,但目前质量提升仍面临多重挑战。申继亮表示,需加大育人方式改革、推进考试评价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并营造家校社联动的育人环境,以落实新课程理念。
构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申继亮认为这需要构建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连续培养体系。“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不是某一个学段的单独任务。”他直言基础教育应明确自身责任,处理好精英教育与国民素质教育的关系。
近年来,个别地方出现偏离政策的现象,如以选拔拔尖创新人才之名行“掐尖”竞争之实。他呼吁借鉴国际经验,改革以“提前加速式”为主的培养模式,探索既能发掘优质潜能又兼顾教育公平的有效路径。
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申继亮表示,AI技术既能赋能教育,也带来心理健康、劳动岗位变革等冲击。学生生活的虚拟世界的比重越来越大,一旦教育方式方法不得当,容易引发新一代的时代病。“新一代孩子可能成为‘终端感知者’的一代。生活中的各种活动和消费,作为使用者的我们并不清楚其来源。”申继亮表示,这就造成青少年容易缺乏心理韧性和对生活的意义感,特别是对生命价值的体悟、对社会责任的感受可能被虚化或弱化。
申继亮认为,三大问题需要教育人共同面对,而非单一学校、教师或团体所能解决。教博会为大家携手联动、共同攻关这些问题搭建了平台。
据悉,第七届教博会将于2025年11月15日至17日在珠海举办。
南方+记者 冉小平
【作者】 冉小平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双悦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